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福山信仰力 點亮心中的燈塔

地方采風

字級

福山信仰力 點亮心中的燈塔

【人間社 李盈瑩 彰化報導】 2025-06-09
為深化信眾對佛教信仰的認識與實踐,佛光山福山寺於6月8日舉辦「信仰力」系列課程,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周學文與佛光第三代周季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區協會知賓中隊長林杏芬與國際佛光會中華青年團團務委員卓詡玲,共同參與主題座談「心中的燈塔 信仰的力量」,由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白象幹部黃采妮擔任主持。

透過跨世代的對談分享,引導大眾認識信仰如何在生命關卡中發揮指引與轉化的力量,吸引近60位信眾共襄盛舉、法喜洋溢。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周學文接觸佛法的啟蒙導師,家中長年閱讀《覺世》旬刊、《菩提樹》等出版品,在創業過程中以「有佛法就有辦法」為座右銘。創業初期屢遭虧損,靠父母抵押房產度過難關。直到開始投入佛光會義工行列,事業逐漸穩定,更榮獲經濟部「小巨人獎」。

2012年遇工廠失火危機,所幸無人傷亡並展開重建,在太太張淑美鼓勵下接任佛光會彰化北方分會會長,重建後當月公司營收既超越火災前全年總額,三個月內恢復產能,翌月創下歷年最高獲利。日常回饋員工贈閱《人間福報》,提供員工無息借款度過困難,更廣結善緣。坦言40歲後才真正修行,從火中重生,信仰讓人生走向更寬廣的道路。

周季昀自幼親近道場,童年因對死亡產生恐懼,母親的一句「怕的不是死亡,是還沒準備好」深植信仰根基。留學期間誦持《地藏經》走出低谷,婚後舉行佛化婚禮,與伴侶共建佛化家庭。深刻體會:「信仰是黑暗中最明亮的燈塔,讓人不致迷失方向。」

林杏芬分享,自己從「求觀音、拜觀音」開始,聽聞星雲大師所言:「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深受啟發踏上修行之路。初到福山寺大殿即感受佛陀慈光,自此心中有了依靠。從義工服務中體會,唯有以智慧與慈悲面對人生,才能真正轉化自己,並立下願心「做眾生的觀音」,讓信仰成為生命的指引。

將信仰融入家庭教育,引導女兒卓詡玲堅信:「修行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緣人的福報。」親近佛法,參與道場服務。自家公司一度因軍方訂單處理失誤面臨資金運轉危機,與丈夫卓錫禎共同祈求觀音菩薩,發願終身護持三寶,終獲貴人相助轉危為安。幾年前先生罹患脊椎重病,術前日夜誦持藥師經咒回向,康復神速,全家因此更堅定信仰,以佛法為依歸。

卓詡玲自幼參與佛光青年營隊,耳濡目染建立信仰觀。表示,學佛後在人際關係中更能轉念、同理,學會從因緣觀放下執著。身為佛光青年團團長,以身作則帶動團隊,常以「三好、四給」自我提醒,在生活中實踐佛法。面對年輕世代對學佛的誤解,強調,佛法不是形式,而是讓人從日常中找到慈悲、喜悅與智慧的力量。
12345678910第1 / 368頁
追蹤我們